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名  称: 枣强县看守所深化科技强警战略着力打造“智慧监所” 索 引 号: 001050931/2020-2598245
        发布机构: 枣强县公安局 文  号:
        主 题 词: 发布日期: 2020年07月07日
        主题分类: 公安 有效性:
        枣强县看守所深化科技强警战略着力打造“智慧监所”

          近年来,枣强县公安局不断深化科技强警战略,以建设忠诚、平安、法治、文明、智慧、有为“六个监管”为目标,积极融入全省公安科技信息基础支撑“大建设”、数据资源“大共享”、服务实战“大应用”工作部署,建立起以强化监所安全保障为核心的智慧防控体系、以规范执法执勤行为核心的智慧管理体系、以服务打击违法犯罪为核心的智慧服务体系、以多维研判科学决策为核心的智慧指导体系,全面建成了新时代智慧型看守所,开创了枣强公安监管工作新局面。

          一、坚持人技融合,健全精细监管体系

          一是实现可视化管理。

          一次性投入170余万元,健全完善视频监控升级联网工程,建设了具备内部安装人脸识别防误放、监室人脸点名、监室视频语音对讲等功能的智慧监所平台,实现了监控区域全覆盖、监控图像全优化、应控部位全联网。同时,升级了监所勤务指挥中心,搭建智能应用平台,配发移动终端,实现对全监区各部位可视化实时巡查。二是实现智能化管理。我局充分发挥科技信息化手段作用,在原有“八大智能系统”基础上,又安装了高清音视频监控、智能监室自动点名系统、AB门出入所人脸系统、全信号侦测屏蔽联动系统、监控室离岗检测系统、提讯、会见室安全预警系统、固定式无人机拦截系统、可视化智能运维等系统,实现了资源统一调用、统一管理。三是实现精细化管理。建立“问题清单、岗位清单、责任清单”三张清单,围绕人身检查、押解、出所辨认、医疗等易发问题环节,制定标准化操作流程。

          二、坚持多措并举,提供专业权益保障

          一是做强专业医疗。与县平安医院合作成立驻看守所门诊部,确保每日有一名医生、一名护士在看守所巡诊,配置B超室、心电图室、胸透室、药房等功能用房,提供24小时专业医疗服务,全面落实入所人员“五项体检”和押员半年体检制度。二是做实法律援助。设立法律援助中心驻所工作站,配备9名律师,随时为在押人员及其家属提供法律服务。在收押环节,主动告知其值班律师制度与法律援助渠道。通过宣传、教育、谈话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告知权利义务,切实维护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。三是做优人文关怀。建设心理诊疗室、沙盘治疗室等功能室,依托全所3名心理咨询师专业服务团队,对新入所人员开展心理测试和风险评估,有效缓解被监管人员心理压力,促进监管安全。

          三、坚持融入大局,高效服务警务实战

          一是做到应收尽收。通过过硬的监所环境和先进的医疗设施,增强鉴别假病、发现隐病、瞒病的能力水平,确保对各类特殊对象100%收押。二是服务打击破案。做强所内管教力量,实行看守所与刑侦部门捆绑考核,通过奖惩并举,畅通墙内外协作渠道,确保配侦责任落实、实现双向无缝对接。2019年以来,共协助破案3起,抓获犯罪嫌疑人11人。三是反哺基础工作。强化对在押人员轨迹倒查和来访人员关系网的研判,建立了看守所与其他警种部门的警务共享机制,实时将研判成果推送至各相关警种,有效助推基层基础工作的水平提升。